旧版 LUNC 曾经历估值的疯狂膨胀与崩塌。2021 年至 2022 年初,在算法稳定币 UST 的加持下,LUNC 价格一度飙升至 119.18 美元,市值跻身全球加密货币前五,彼时市场对其估值充满幻想,认为 Terra 生态的 “算法稳定” 模式能支撑其持续上涨。但这种估值缺乏实体资产背书,完全依赖市场信心与资金炒作,如同空中楼阁。2022 年 UST 脱锚引发死亡螺旋,LUNC 价格暴跌至近乎归零,估值体系瞬间崩塌,投资者手中的代币几乎沦为废纸,证明了其早期高估值的泡沫本质。
新版 LUNA 的估值则陷入重构困境。2022 年 5 月重启后,LUNA 以新代币身份上线交易所,初期因市场对 Terra 生态的 “复活” 期待,价格曾短暂冲高至近 10 美元。但旧版崩盘的阴影挥之不去,投资者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,估值支撑乏力。此后,LUNA 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,市值大幅缩水,其估值更多依赖项目方的生态修复进展,如新区块链的技术迭代、去中心化应用的落地等。然而,截至目前,Terra 生态尚未拿出足以重塑市场信心的成果,新版 LUNA 的估值仍缺乏坚实基础。
影响 Luna 币估值的核心因素充满不确定性。市场供需方面,新旧代币的流通总量庞大,仅旧版 LUNC 的总供应量就超过 6 万亿枚,严重稀释了其稀缺性,制约估值回升。生态价值方面,Terra 链的去中心化应用(DApp)数量和用户活跃度远未恢复至巅峰水平,缺乏实际场景支撑的估值难以被认可。此外,加密货币市场的整体情绪、监管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,也会对 Luna 币的短期估值产生剧烈冲击。
更关键的是,Luna 币的估值体系缺乏传统金融资产的估值逻辑。它没有现金流、盈利模式等可量化指标,价格波动完全由市场情绪主导,这种 “无锚定” 的估值特性使其极易成为投机工具。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Luna 币的交易和估值讨论均不受法律保护,投资者若参与其中,面临的不仅是估值缩水风险,还有资金损失与法律风险。